漢字是誰發(fā)明的?什么時候?(漢字是誰發(fā)明的)
哈嘍,大家好~~~我是小編田甜,關(guān)于漢字是誰發(fā)明的?什么時候?,漢字是誰發(fā)明的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,那么現(xiàn)在讓田甜帶著大家一起來看看吧!
1、倉頡 相傳倉頡在黃帝手下當官。
2、黃帝分派他專門管理圈里牲口的數(shù)目、屯里食物的多少。
3、可慢慢的,牲口、食物的儲藏在逐漸增加、變化,光憑腦袋記不住了。
4、倉頡犯難了。
5、 倉頡整日整夜地想辦法,先是在繩子上打結(jié),用各種不同顏色的繩子,表示各種不同的牲口。
6、但時間一長久,就不奏效了。
7、這增加的數(shù)目在繩子上打個結(jié)很便當,而減少數(shù)目時,在繩子上解個結(jié)就麻煩了。
8、倉頡又想到了在繩子上打圈圈,在圈子里掛上各式各樣的貝殼,來代替他所管的東西。
9、增加了就添一個貝殼,減少了就去掉一個貝殼。
10、這法子頂管用,一連用了好幾年。
11、 黃帝見倉頡這樣能干,叫他管的事情愈來愈多,年年祭祀的次數(shù),回回狩獵的分配,部落人丁的增減,也統(tǒng)統(tǒng)叫倉頡管。
12、倉頡又犯悉了,憑著添繩子、掛貝殼已不抵事了。
13、怎么才能不出差錯呢? 這天,他參加集體狩獵,走到一個三岔路口時,幾個老人為往哪條路走爭辯起來。
14、一個老人堅持要往東,說有羚羊;一個老人要往北,說前面不遠可以追到鹿群;一個老人偏要往西,說有兩只老虎,不及時打死,就會錯過了機會。
15、倉頡一問,原來他們都是看著地下野獸的腳印才認定的。
16、倉頡心中猛然一喜:既然一個腳印代表一種野獸,我為什么不能用一種符號來表示我所管的東西呢?他高興地拔腿奔回家,開始創(chuàng)造各種符號來表示事物。
17、果然,把事情管理得頭頭是道。
18、 黃帝知道后,大加贊賞,命令倉頡到各個部落去傳授這種方法。
19、漸漸地,這些符號的用法,全推廣開了,就形成了文字。
20、 倉頡造了字,黃帝十分器重他,人人都稱贊他,他的名聲越來越大。
21、倉頡頭腦就有點發(fā)熱了,眼睛慢慢向上移,移到頭頂心里去了,什么人也看不起,造的字也馬虎起來。
22、 這話傳到黃帝耳朵里,黃帝很惱火。
23、他眼里容不得一個臣子變壞。
24、怎么叫倉頡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呢?黃帝召來了身邊最年長的老人商量。
25、這老人長長的胡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個結(jié),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歲的人了。
26、老人沉吟了一會,獨自去找倉頡了。
27、 倉頡正在教各個部落的人識字,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后,和別人一樣認真地聽著。
28、倉頡講完,別人都散去了,唯獨這老人不走,還坐在老地方。
29、倉頡有點好奇,上前問他為什么不走。
30、 老人說:“倉頡啊,你造的字已經(jīng)家喻戶曉,可我人老眼花,有幾個字至今還糊涂著呢,你肯不肯再教教我?” 倉頡看這么大年紀的老人都這樣尊重他,很高興,催他快說。
31、 老人說:“你造的‘馬’字,‘驢’字,‘騾’字,都有四條腿吧?,而牛也有四條腿,你造出來的‘?!衷趺礇]有四條腿,只剩下一條尾巴呢?” 倉頡一聽,心里有點慌了:自己原先造“魚”字時,是寫成“?!睒拥?,造“牛”字時,是寫成“魚”樣的。
32、都怪自己粗心大意,竟然教顛倒了。
33、 老人接著又說:“你造的‘重’字,是說有千里之遠,應(yīng)該念出遠門的‘出’字,而你卻教人念成重量的‘重’字。
34、反過來,兩座山合在一起的‘出’字,本該為重量的‘重’字,你倒教成了出遠門的‘出’字。
35、這幾個字真叫我難以琢磨,只好來請教你了。
36、” 這時倉頡羞得無地自容,深知自己因為驕傲而鑄成了大錯。
37、這些字已經(jīng)教給了各個部落,傳遍了天下,改都改不了。
38、他連忙跪下,痛哭流涕地表示懺悔。
39、 老人拉著倉頡的手,誠懇地說:“倉頡啊,你創(chuàng)造了字,使我們老一代的經(jīng)驗?zāi)苡涗浵聛?,傳下去,你做了件大好事,世世代代的人都會記住你的,但你可不能驕傲自大?。 薄 拇艘院?,倉頡每造一個字,總要將字義反復(fù)推敲,還行拿去征求人們的意見,一點也不敢粗心。
40、大家都說好時,才定下來,然后逐漸傳到每個部落去。
本文分享完畢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哦。
免責聲明:本文為轉(zhuǎn)載,非本網(wǎng)原創(chuàng)內(nèi)容,不代表本網(wǎng)觀點。其原創(chuàng)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(nèi)容未經(jīng)本站證實,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(nèi)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。